记者梁晓亮报道: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布2006年全国各地发明专利授权情况。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5万件,同比增长21.1%,占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43.4%。200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前10位的是北京(3864件)、台湾(2693件)、上海(2644件)、广东(2441件)、江苏(1631件)、浙江(1424件)、山东(1092 件)、辽宁(1063件)、天津(967件)、湖北(855件)。
截至2006年,我国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有两个重要的“数量"突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累计突破30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累计突破100万件。这其中,第二个突破非同寻常,因为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累计突破100万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变化,还有质量上的变化、结构上的变化。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明专利申请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一连串儿的好消息,这些好消息的关键词就是“增幅”和“比重”。
先说增幅。
一是发明专利申请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总量突破100万件。2000年至200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20%,2006年达到21.4%。发明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00万件,达到1089515件。能够成就这样的速度,我们可以看到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来自政策层面的鼓励。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说:“2006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最多的一年"。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使得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创新热情更加高涨。
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等工作,都在这一年取得重要进展。业内人士认为,重要的是这种大势为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
二是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明显高于国外。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5万件,同比增长21.1%,国外发明专利授权3.3万件,同比增长0.3%。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从2001年的33.1%升至2006年的43.4%,5年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高,这其中除了创新激情的投入,资金投入是国内发明专利增幅较大的重要支撑。据初步统计,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GDP的1.4%,为历史最高水平。
三是获得百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的国内机构大幅增加。2005年仅有13家国内机构获得百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而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27家,增长超过一倍。有两家机构2006年获发明专利授权超过500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一的机构是华为公司,这说明我们的企业科技研发的规模和投入在大幅增加。
再说比重。
一是发明专利申请国内外比重发生很大变化。截至2006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089515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565147件,占51.5%,国外发明专利申请524368件,占48.5%。2003年以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连续多年少于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国内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四成左右。随着近年来国内科技投入的增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幅十分明显,2005年同比增长42.1%, 2006年又同比增长30.8%,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少于国外的现象得到了扭转,2006年国内发明申请已占发明申请总量的近六成。
二是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比例较高。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授权给职务申请人的比例达到73.4%,远高于实用新型专利的39.7%和外观设计专利的35.1%。在2006年受理的发明专利职务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职务申请81485件,比上年同期的62270件,增长30.9%,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66.6%。在国内发明专利职务申请中,工矿企业为56455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占国内发明专利职务申请的69.2%,占国内工矿企业三种专利申请的33.8%。从当前的技术进展态势看,研发深度在加深,投入规模在扩大,只有职务发明人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职务发明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职务发明比例的提高,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发明专利的档次在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他们正在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